中国书法和绘画是中华民族最基本同时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,是中国人表达情感、展露才性、增进交流、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和媒介,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,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、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、哲学、宗教、道德等方面的认识。
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,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内涵,阅读和欣赏它们,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、文学、文字学、考古学、建筑学、政治学等知识。如何读懂流传保存至今的书画艺术杰作、理解它们所蕴含的丰富讯息,进而辨识真伪、判定优劣,获得精神上的愉悦、打开通往古典美境的大门,这正是本课程要研习的主要目的。
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面向社会开设纯正的“北京大学中国书画高级研修班”,以期帮助学员通过熟悉经典书画作品和艺术史,了解基本创作技法,提高古典审美能力和传统文化修养,从艺术、文化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中华文明的深层文化智慧,由此得以在现代社会安顿心灵、应对挑战。
社会各界精英人士,中国书画、古典美学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,高端艺术品收藏者等。
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者,由北京大学颁发《北京大学中国书画高级研修班》结业证书,证书统一编号,北京大学网站可查。
小班授课;学制一年半,每月上课1次,每次周末2天。
北京大学,或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异地授课。
本课程授课教师不仅包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、中文系、艺术学院、考古文博学院等资深教授,还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、国家图书馆等国内一流教学研究机构、文物典藏机构的知名学者,研修班同时开设实践与游学项目,由长期从事创作、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授课,以健全和完善课程体系与学员知识结构。
研修班课程分为《书法史与书法鉴赏》、《美术史与中国画鉴赏》、《专题与实践》三个模块。《书法史与书法鉴赏》涉及字体的产生与流变、书体的功能与适用领域、书法载体及其形态特征、历代书法名家名作的艺术成就、书法理论与思想、书法史与篆刻史、古代书法的鉴定方法等,实践课程包含常用书体楷书和行书的基本技法讲授和训练;《美术史与中国画鉴赏》涉及早期到现代的美术发展史、图像资料与物质文化、中西美术观念与技艺比较、历代重要绘画流派的风格特征、版画与工艺美术、题画文体的解读与诠释、装裱形式与古画鉴定等,实践课程包含工笔花卉和写意花卉技法基本讲授和训练。研修班还将安排博物馆导览与集体学习,带领学员实地参观调研纸笔制作工艺流程,并在园林中共同领略书画艺术与环境的互动关系,提高和加深学员对古代书画艺术的全面了解与认知。
第一模块:书法史与书法鉴赏 |
||
一单元:甲骨文书法与甲骨学简史 |
八单元:隋唐书法鉴赏 |
|
二单元:古文字学基础 |
九单元:颜真卿书法流派 |
|
三单元:先秦汉铭刻书法 |
十单元:文化史脉络中的宋代书法名家 |
|
四单元:简帛书法艺术 |
十一单元:元代书法鉴赏 |
|
五单元:魏晋新书风 |
十二单元:明清信札书法 |
|
六单元:晋唐尺牍与书仪 |
十三单元:近现代书法名家与重要书学理论 |
|
七单元:北朝碑刻书法及其在近代的接受 |
十四单元:碑帖学基础 |
|
第二模块:美术史与中国画鉴赏 |
||
一单元:从史前壁画到当代视觉艺术 |
八单元:宋元山水画名作导览 |
|
二单元:汉唐佛道教美术 |
九单元:宋画中的建筑 |
|
三单元:服饰图像与政治文化 |
十单元:宋代书画与政治 |
|
四单元:器物图像与物质文化 |
十一单元:元代文人画艺术 |
|
五单元:晋唐画家与画论 |
十二单元:明清绘画流派 |
|
六单元:时空中的绘画 |
十三单元: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与经典解读 |
|
七单元:宋代人物画名作详解 |
十四单元:中西绘画主题与绘画元素比较 |
|
第三模块:专题与实践 |
||
一单元:博物馆馆藏中国书画珍品导览 |
八单元:写意花卉技法基础 |
|
二单元:书写文化与书法美学 |
九单元:古代版画艺术 |
|
三单元:印学史与篆刻基础 |
十单元:园林与景观中的书画 |
|
四单元:楷书临写与创作 |
十一单元:书画装潢工艺与流程 |
|
五单元:行书临写与创作 |
十二单元:毛笔制作工艺详解 |
|
六单元:书画题跋的特点、功能和分类 |
十三单元:古法造纸流程 |
|
七单元:工笔花卉技法基础 |
|
|
第四模块:鉴定与收藏 |
||
一单元:书法鉴定方法论 |
六单元:刻板书法鉴定 |
|
二单元:书画鉴定实例解读 |
七单元:印章鉴定与收藏 |
|
三单元:中古时期的书法鉴藏与传承 |
八单元:明清信札鉴定 |
|
四单元:碑帖鉴定及其版本校勘 |
九单元:明清尺牍鉴定 |
拟邀师资
陈志平 |
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书法研究所所长。 |
邓宝剑 |
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、副院长,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。 |
邓小南 |
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,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。 |
董 珊 |
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,西泠印社社员。 |
杜鹏飞 |
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、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、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,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。 |
冯 松 |
画家,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国画系,中国书店出版社“囿于丛刊”联合主编。 |
傅朝阳 |
篆刻家,毕业于北京人文大学国画系,曾获“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”优秀作品奖。 |
贡 斌 |
德承贡纸坊创始人,中国汉纸研究与发展中心发起人之一。 |
谷 卿 |
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。 |
韩 策 |
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助理教授。 |
黄小峰 |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人文学院副院长。 |
李经国 |
嘉德艺术中心原副总经理。 |
李全会 |
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书画家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 |
李 松 |
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美术学系主任。 |
李 溪 |
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。 |
李小平 |
淳安堂笔庄创始人,被授予“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毛笔大师”称号。 |
李宗焜 |
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 |
练春海 |
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,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研究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 |
刘 涛 |
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,主要从事书法技法教学、书法史研究。 |
刘中玉 |
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、中国国学中心副主任,《形象史学》主编。 |
卢芳玉 |
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拓片组原组长,副研究馆员。 |
孟宪钧 |
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编审,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。 |
祁小春 |
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,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。 |
丘 挺 |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国画学院副院长。 |
邱才桢 |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 |
任军伟 |
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,北京大学美学博士后。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,《中国书画》杂志副总编辑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 |
石燕婷 |
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博士。 |
史 睿 |
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、图书馆馆长。 |
王 铮 |
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,博士,九三学社成员。 |
翁连溪 |
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、图书馆原馆长,中国古版画研究会副会长。 |
徐怡涛 |
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,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。 |
阎步克 |
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,著名历史学家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 |
雍文昴 |
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、《艺术评论》副主编。 |
于 洋 |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 |
朱青生 |
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,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、汉画研究所所长,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。 |
朱天曙 |
北京语言大学教授、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、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,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,西泠印社社员。 |
朱万章 |
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、书画研究所所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。 |
朱中原 |
《中国书法报》社长助理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。 |
祝 帅 |
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、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 |
联系人:贺老师
手 机:13810840835
邮 箱:hewenjun2001@163.com
京ICP备2023013719号 清大EMBA工商管理项目-清大管理课程-报名网站!本网站只展示部分培训课程,非商业用途! 电话:13810840835 温馨提示:课程为非学历教育,以培训实践理论与拓宽人脉为主,不颁发国家承认学历 招生对象:本课程只针对年满20岁以上人士,拥护国家的领导,品德良好,遵纪守法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,CEO,董事长,合伙人,创业者!课程为非学历教育,不颁发国家承认学历 |